什么是中元节
什么是中元节1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一个节日都是需要去进行一些风俗文化的活动的,那么哪一些节日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讲是很重要的一种存在呢,也是需要去进行分析和判断的。那么在中元节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应该从哪一些方面去了解他比较忌讳的一种事情呢?‘
中元节有什么含义 中元节在民间俗称为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那种人。 鬼节的禁忌 1、在晚上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 中国习俗上称七月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尤其鬼节煞气最重,百鬼夜行,所以这天不应该在外逗留,夜不归家是大忌。 2、听到喊声不要回头 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若是听到有人呼唤你的名字,一定不要贸然应答,要确定清楚是谁在叫你在答应,以免被晦气困扰。 3、避免佩戴铃铛、风铃 避免带铃铛、风铃等招的鬼物,床头最好也不要挂,风铃和铃铛声能够在阴阳两界传递沟通,很容易招来不好的事物。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若遇到鬼压身、鬼来打墙等灵的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把眼睛睁开就好了。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代】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日午》 【宋代】杨萬里
什么是中元节2
导语:中元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中“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当我们的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这些古代的传统节日,也一步一步的被淹没在历史的河流中,只有到节期时,我们才将他从河流中打捞起来,湿沥沥的水花早已洗去他最初的意义。你知道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吗?2017年中元节是什么时候?中元节又是什么节?
2017年中元节具体时间
2017年中元节:2017年9月5日(星期二),农历7月15。
中元节祭祖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节来源
中元节放灯
中元节的来源据考证应该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关。中国传统教派的道教会在七月十五开盛大法会,纪念地官大帝的诞辰,同时也是为人间的孤鬼赦罪。这个七月十五祭鬼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了。儒家重孝道敬祖宗,古人中元节放水灯,普渡孤魂野鬼,同时是也奉上当年秋收的谷物与鲜果祭祀祖宗,向祖先禀告当年的收成,请祖先享用子孙的供奉。也是祈求先人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关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