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概括
三顾茅庐概括1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正面描写和环境的侧面烘托,分析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结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部分片段,客观评价人物。
2、掌握文中出现的字词,关于小说和作者的文学常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文中侧面描写和环境烘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提到诸葛亮这个人我们一点儿也不陌生,他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有一句八个字的成语不仅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也是后人对他最恰当的评价,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心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空城计都为人津津乐道,究竟刘备是如何成功地请到这样一位智囊来帮助自己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顾茅庐》。
二、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划出读不懂的地方
谒(拜见)倥偬(急迫繁忙)峨冠博带(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寰宇(寰,广大的地域。寰宇,指天下。)愕然(形容吃惊)惆怅(伤感,失意)席地权坐(权且坐在地上)斡旋(调解。文中指扭转、挽回的意思。)补缀(修补)言讫(说完)腐儒(迂腐的读书人)霏霏(雨雪纷飞;烟云很盛)岂宜(哪里适合)得瞻道貌(能够看到您的容貌)幕宾(幕僚或宾客)熟谙韬略(熟知用兵的计谋)荏苒(时间渐渐过去)愧赧(惭愧,赧,因羞愧而脸红。)揲蓍(一种占卜推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这里指占卜“吉日”。揲,把四十九根蓍草分作两部分,每四根一数,以推知预测结果。蓍,蓍草,古人用以占卜。)
纶巾鹤氅涿郡叱箪食壶浆殷馗篁杖藜篡逆猝定彤云密布窥云笺狐裘悒怏
2、找同学读课文,概括文章情节
(师:全文16自然段,找同学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每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层次:司马徽赞诸葛亮,为三顾茅庐铺垫
第二层次: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第三层次: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
第四层次:孔明隆中对,出山辅佐。
(解释“顾”的意思,拜见,拜访。)
作业:批注课文,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板书:字词
第二课时
三顾茅庐概括2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片段,主要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讲的是徐庶回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去南阳诸葛庐请诸葛亮出山,匡扶汉室,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帮扶刘备,建立了蜀国,和孙权曹操形成鼎足之势。
展现了刘备求贤若渴,也展现了他对人的尊重,也展现了他中肯的一面,也展现了他非常有礼貌,有耐心,爱惜人才,这是他能成就大业的基础。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多含褒义。
徐庶告诉了刘备去卧龙找一个叫诸葛亮的人,刘备第二日带领了自己的两个手下去卧龙拜访诸葛亮,结果因诸葛亮出门去可。
刘备没过几天又带着他的手下去拜访诸葛亮了,诸葛亮恰好和好友出去了,刘备给了诸葛亮弟弟一封信便走了。
备再一次去拜访,这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中,刘备见到了诸葛亮,与诸葛亮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经过一番谈论,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
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孙吴政权已历三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吞并它。
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而刘表却不能够守住,这是上天用来资助刘备的。西川是个天险之地,刘邦在这儿成就了帝业,而暗弱的刘璋却难以利用。
假如刘备拥有了荆州和益州,再把它经营好,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就是后人总结的隆中对。刘备在联合孙权打败了曹操以后,顺势收复了荆州的江南三郡。
建安十六年刘璋要讨伐张鲁,邀请刘备前去协助,刘备借此机会进入西川,开始了夺取益州军事行动。
夺取益州的战略设想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诸葛亮又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和最得力的助手,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
徐庶被曹操骗到了曹营,徐庶走时推荐诸葛亮,正值此时刘备缺少谋士。
当年秋天刘备第一次去卧龙岗,是诸葛亮游学去啦。刘备留下话说“汉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兼荆州左将军事刘备”。
当年冬天大雪,刘备再访,诸葛亮访友去啦,遇到了诸葛均,遇到了黄承彦。
第二年春天,第三次造访,这次去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等了好长时间,诸葛亮一醒便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二人谈了很久,但是诸葛亮不出山,刘备无奈于是哭了,诸葛亮不忍便出山相助。
原因:请诸葛亮助刘备光复汉室
经过:请了诸葛亮三次,
结果:诸葛亮被刘备真诚打动 出山相助。
扩展资料: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概括3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一)
三国演义中有一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意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故事很精彩。
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一天,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位天下奇才诸葛亮。第二天,刘备和张飞、关羽一起来到诸葛亮的茅庐前,书童说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回去。第二次,刘备又选了一个好日子,和张飞、关羽又来到诸葛亮的房子前,诸葛亮的弟弟说诸葛亮出去了,刘备知道后并没有生气,又回去了。第三次来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没有叫醒他,一直等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见刘备这样有诚心,决定帮助刘备,最终刘备成就了一番事业。
读了这篇故事,我知道了,请别人办事一定要有耐心、有诚心,这样才能成功。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二)
在寒假中,我读过一些书,但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记得刚开始寒假时,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它像胶水一样深深地把我吸引了。我贪婪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看着看着,我被“三顾茅庐”的画面吸引住了。因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曹操的谋士设法将徐庶骗走。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于是,刘畚打点行李,便与关羽和张飞一起来到了隆中卧龙岗。第一次,孔明的小童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听完,刘畚觉得惆怅不已。几天后,刘畚又去拜访时,却只见到了孔明弟弟诸葛均,刘畚无奈,只得怏怏不快离去。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打算再次拜访孔明。此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了,而刘备却训斥了二人。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可正在午睡。当孔明醒来,发现三人便急忙召进屋。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m.tzhqw.com)刘备情急流泪,说:“天下大乱,百姓苦难深重啊!”孔明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我被刘备不厌其烦的毅力深深感动:刘备是一个有志气、有追求、有思想的人,做事最终必然成功。我想:不管在我们的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泥泞,不管我们多么困难,只要我们有毅力、有目标,最终也会成功。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三)
读完《三顾茅庐》我发现求贤似渴的感受,以及拜访别人要诚心诚意的情意,同时更让我了解到刘备的用心良苦,用材之道。那就让我详细给你讲讲吧!
刘备听徐庶介绍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自称卧龙先生,住在南阳卧龙冈。
刘备深信诸葛亮是个贤才,就和关羽、张飞一起前往卧龙冈,三个人来到诸葛亮门前,刘备亲自去敲门,但是小门童告诉他,说:“先生出去了,不知何时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之后,天天派人打听他的消息。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备马。当时正值隆冬,走到半路,下起了大雪。张飞劝刘备雪停了再走,但刘备毅然拒绝了,于是三人冒着大雪往卧龙赶。但是又没见到诸葛亮,便又一次告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